您当前位置:首页 >>哈埠风貌 >>哈尔滨之最
哈尔滨制造新中国第一架大型飞机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初的十年间,是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十年。由于背靠“沙发”(苏联)这一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使得东北成为了当时全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而哈尔滨作为距苏联最近的省会城市,在短短十年间有一个消费型城市转变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城市,赢得了共和国工业的长子的美誉。在这期间,哈尔滨取得了中国工业史上一个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他们中有的是大家耳熟能详,有的则由于保密和国家经济布局变化而鲜为人知。而当时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完成的代号为“飞龙201”工程的轰六仿制工程则就是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

 

我国生产的轰六型飞机,原型是苏联图波列夫航空设计局设计的图-16型高亚音速中型中程轰炸机,性能和尺寸大致和当时美国的B-47、英国的“勇士”、“胜利者”和“火神”轰炸机相当。最大载弹量高达九吨,最大飞行速度992公里\时,最大航程6000公里,作战半径22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好最先进轰炸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装备空对地\导弹的轰炸机之一。该机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根据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规划,“一五”期间是从修理走向制造,仿制苏联的教练机和歼击机,“二五”期间才考虑着手仿制苏联的轰炸机。但在一五期间,国家已开始为轰炸机的仿制进行基础建设和人员技术积累。其中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在1953年12月,获得国家批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方案,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为大型轰炸机工厂。在1955年6月,亚洲第一大的厂房—18号总装工房开始兴建。为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后来仿制大型喷气式飞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虽然但是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欣欣向荣,一日千里。但像图-16这样最大起飞重量达75吨,基础性能指标与在研的C919相当的大飞机还是超出中国的工业基础太多。而促进 图-16落户中国的是8.23炮战。

 

1958年8月23日,猛烈的炮火震动了金门,也震动了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开始?蒋介石摸不着头脑,美国人也慌了手脚。这也使赫鲁晓夫提前送来了图-16轰炸机。

 

在当时,面对美国第7舰队和由其武装起来的蒋帮海军,新生的人民海军乌发在中远海对其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威胁,而当时中苏间关于建立联合舰队的问题上形成严重的分歧。但苏军已经列装的配备了AS-1\AS-5型飞航是反舰导弹的图-16B\G型轰炸机则可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形成歼灭性打击。是一种低成本、见效快的对抗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58年9月16日,赫鲁晓夫接见了刘晓大使。提出苏联可派一批带有导弹的图-16轰炸机到中国,配备苏联飞行员,可用在中国领海、领空,给侵略者以打击。10月12日,周恩来总理电复赫鲁晓夫,内称:“我们非常感激您的好意。我们觉得从整个战斗形式来看,不宜这样做。因为我们目前没有使用轰炸机出海作战的意图。同时美国也在尽力约束蒋介石空军,不许轰炸大陆。这样就使图-16这样的轰炸机没有作战机会。相反,由于苏联空军突然出现在中国大陆上,情况可能复杂起来。为了有效地加强中国空军作战力量,我们决定从苏方提前引进图-16轰炸机生产。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要从苏联方面提前得到有关生产图-16飞机的技术资料和样机,以及苏联专家的援助。”10月31日,赫鲁晓夫回电给周恩来总理表示同意。

 

当时中苏之间由于“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事件产生裂痕。毛主席、周恩来的果断决策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既巧妙、委婉地回绝了赫鲁晓夫的“好意”,又为我国引进轰炸机争取了时间。且中苏双方本着共同对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迅速达成协议,于1959年2月4日签订了《图-16飞机的生产技术援助问题谈判结果协议书》,并在同年四月份的补充协议中苏方承诺1960年上半年供应中国20架份飞机本体、40台份P-3M发动机、96项仪表等机载成品及相应毛坯材及全部及时资料。

 

同时在国内,轰六的仿、试制工作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22厂)和西安飞机厂(172厂)联合试制,其中西飞负责试制飞机外翼、垂尾、平尾和前、主起落架;哈飞(122厂)负责试制飞机机身(1-6段)、中央翼、中央外翼、发动机舱、系统、附件,全机静力试验、总装和试飞。当时计划以哈尔滨厂主制厂,以西安厂为备份厂。1959年5月份全部飞机技术资料到货同时35名苏联专家来华进厂,哈尔滨飞机厂在厂长陆纲的组织下,仅用67天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架飞机的总装。9月27日首架工程编号为飞龙201的国产高亚音速中程轰炸机飞上蓝天。

 

轰6型飞机是中国当时制造的吨位最大、技术最复杂的飞机。全机共有零件5万种24万件,标准件4000种36万件,铆钉1000种100万个,共需各种原材料150吨,电线长25公里以及成品附件894项。当时即便是苏联自己,在已经生产装备图-16近十年的情况下,总装时间仍至少需要三个月。这不得不说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工人创造的一个奇迹。

 

在此之后,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和中苏关系的破裂,以及对“大跃进”运动的检讨和整顿,轰六的仿制计划同其他一系列高、精、尖的研发计划被暂停,1961年航空工业局决定轰六的仿制工作全部转交给西安飞机制造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像西安飞机制造厂移交了全部的技术资料和相关设备,至此哈尔滨结束了对轰六工程的参与。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