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哈埠史话
大罢工使协约国武装干涉阴谋流产

1918年6月20日,在哈沙俄残余势力代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官员与进行第二次集会,并秘密召开会议,通过7条所谓“决议”,吁请协约国出兵干涉苏维埃政权。哈尔滨成为帝俄白匪各派势力为在苏俄国外阴谋推翻苏维埃政权而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的重要据点。英国支持的帝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日本扶植的帝俄中将、中东路局长、护路军总司令霍尔瓦特,也有受双方争夺的哥萨克匪首谢米诺夫等反动势力。流窜于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近5万武装精锐的捷克兵团相互勾结,内外策应,形成了一支严重威胁苏维埃新生政权的反革命力量。8月间,成千上万的捷克兵团,英、日、中以及霍尔瓦特的部队,在从海参崴向皮尔姆的进军中,相继到达哈尔滨,把哈尔滨当做反苏维埃政权的指挥中心和基地之一。因协约国干涉陆续开到哈尔滨,哈埠粮、煤等供应紧张,物价暴涨,面粉“统归军需”。8月末赤塔沦陷,重由谢米诺夫匪徒盘踞,9月初伯力失守,为匪首加尔门科夫所统治;布拉果继钦斯克也由匪首加莫夫再次占领。这样,就从海参崴接连满洲里构成一条马蹄型的反革命防线,使哈尔滨的白匪处于进可退可守的有利地位。在皮尔姆战场上,红军也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至此,协约国的军事计划决定,通过结束皮尔姆战役把原来分散在苏俄东方、南方、北方各条战线的白匪、捷克兵团和协约国的军队集结起来,一举推向莫斯科。当时列宁指出:“苏维埃共和国被敌人包围了”,所处的国际形势是极端困难和危急的。为了声援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9月2日,哈尔滨联合罢工委员会宣布开始举行总罢工。具有反帝光荣革命传统的哈尔滨车辆厂工人,即刻响应号召,全厂停工,成为一支有力的罢工先锋队。随后,哈尔滨机务段、香坊铁路印刷厂、哈尔滨车站、香坊车站、电信电话、哈尔滨机车库、哈尔滨铁路局市内线路、铁路材料厂、八区粮库和铁路运行系统工人(包括从满洲里至长春铁路沿线的工人)纷纷响应,铁路总局机关的勤杂工罢工,总局的正常工作无法进行;铁路总局仓库、铁路检路、信号工人,铁路医院医士、护士及工人,发电厂工人等也都相继罢工。至此,全市的产业工人都一致行动起来。在工人阶级的革命行动带动影响下,甚至俄人监狱的中国警察也发表了同情罢工的宣言书。大罢工的革命风潮越演越烈,迅猛地遍及铁路全线。从海参崴到哈尔滨,从哈尔滨到满洲里,铁路交通运输线全部瘫痪。哈尔滨车站被8百多辆客货车堵塞,变成死角,白匪报刊被迫停刊、减版,各路邮电停顿.市内、市外的电信电话全被切断,使敌人无法进行联系。这次哈尔滨工人阶级掀起的声势浩大的大罢工,给协约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以极其沉重的打击。协约国武装干涉者在哈尔滨和海参崴的大量屯兵和军火无法运到远东和西伯利亚前线。白匪霍尔瓦特政府的前敌司令官谢米诺夫,在占领赤塔后,把毁坏的大量的装甲列车运到哈埠急待修复,遭到工人的拒修和抗议。皮尔姆战场总指挥、捷克兵团总司令盖达由于后援供应不上,向海参崴要的30万援兵迟迟不到,在乌拉尔战线受到极为惨重的损失。为图扭转局面,盖达竟亲自带着侍从兵,驾驶机车到哈尔滨对工人运动进行镇压。为期10天的大罢工使铁路当局在经济上损失150多万卢布,切断了敌人后方的运输线,牵制了敌人的猖狂进军,为红军的大反攻创造了条件。这次大罢工对保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市档案局档案宣传编研处 张旭升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