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专题 >国际档案日 >征文活动

服务民生 档案先行
发布日期:2017-08-25

 

档案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百姓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极具考查、利用价值。平日里“沉睡”的档案,当因为需求而被“唤醒”后,将为民众解决一系列问题,这就是档案利在当代,益在千秋的大作用。就如同学籍档案、人事档案一样,它始终伴随着一个人一生。很多人看来,档案看似无关紧要,但往往在调转、工资调级、办理退休等关系到个人利益的时候,才感觉到档案的重要性。其实,档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去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家住道里区的徐某来到市档案局查阅档案,打算查一查自己在工厂的一些原始资料。“因为现在涉及到办理退休,要计算工龄,这些档案可以证明我的工龄。”这位老人曾经是市某工厂的一名员工,单位改制后,她改行了,现在因为要办理退休手续,她于是来到市档案局查询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的工资表。因为表册很多,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还一同帮她翻阅。“只有这个才能证明自己以前是工厂的职工,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找到我的名字。”老人一边抓紧时间查阅一边笑道。

  

今年70岁的李某是市农业局的退休老革命,退休后,他开始负责我市某区的区志的编写工作,“这需要查阅大量的文史资料。”几年时间中,李某长期泡在市档案局,查阅该区的经济、地方发展史等资料,查阅资料不少于2000册。“可以说,我的工作离了档案就无法开展。”他这样说,现在他基本成了市档案局的“编外职工”,跟局里的工作人员都很熟了。

  

张某今年61岁,以前从事人事劳资。“企业在2003年改制以前属于集体企业,2003年以后私营。2003年以前离开的职工,大部分没有养老保险意识。由于养老保险的问题,现在回来找到企业,没有能力来档案局查的就由我来帮着他们查。”张某说,养老保险在1996年前后是不同的两个政策:“1996年前的职工有自己的人事档案,1996年后的就没有了,就只能靠职工在职期间的工资表来证明职工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查起来有一定困难,有的时候档案时间跨度大的。张某以前所在的公司有300多名职工,自2005年到去年经过冯他手的档案就有300来份,而来找到他要求帮忙的,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

    

近年来,市档案局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强化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数字化调卷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热心、细心、耐心为服务宗旨,优化服务流程,查档效率不断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帮了我这个大忙!”近日,道里区的姚老先生致电市档案局,老人在电话中赞不绝口,连声表示感谢市档案局工作人员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原来,姚老先生最近准备办理房产证,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婚姻登记证明材料。这下可把他急坏了,四处打听后,姚老先生决定前往档案馆寻求帮助,没想到很快就找到了。“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态度特别好,虽然我提供的信息少,他们还是很耐心地帮我查找线索。”工作人员对数据库进行仔细查询后,没有找到他当年婚姻登记表,考虑到当年的姓名手写填写不是很规范,他们又对该区所有“姚”姓的资料进行搜索和比对,但也查询无果。随后,工作人员凭借以往的经验,询问姚老先生,输入他妻子的名字后,果然查询到了他的婚姻登记证明材料。“本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通过他们的热心帮助拿到了证明材料,心里实在太感激了。”姚老先生当场激动地对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回家后又再次打去电话表示感谢。

  

为给查档群众提供最大便利,市档案局还通过领导衔接、业务沟通、电话咨询等途径,借助网站、微信、QQ等多种信息平台,加强同各单位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查档服务的办事效率和质量,发挥档案的便民作用,促进各类民生问题的快速解决。

  

去年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表示,2016年,国家档案局将出台有关扶贫、救助、国土资源、信访、革命烈士、卫生审批许可等档案管理办法,开展社保业务档案信息化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这为我们档案工作向下延伸,服务基层又提供了更多渠道和更多契机。

  

我们深知:衣、食、住、行、文、教、医、卫,无处不在的档案在维系社会稳定、化解民生矛盾、服务经济社会中都发  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小一张纸,承载着历史,记录着文明,默默书写民生情怀。在服务民生的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位公民都能增强档案意识。